当儿童血铅水平连续测定超过200μg/L,可诊断为临床铅中毒,在该血铅水平可能伴有一些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如食欲下降、胃部不适、便秘、持续疲劳、多动、注意缺陷、冲动和失眠等临床表现,也可能仅出现其中一些表现,即使出现其中一些临床表现,如果没有血铅水平的支持,也不能诊断为临床铅中毒,因为很多其他疾病都有可能伴有这些临床表现。此外,当儿童血铅水平低于200 g/L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儿童血铅水平低于100 g/L属于目前可以接受的血铅水平,表明目前这一血铅水平不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危害;当儿童血铅水平处于100~199 g/L时称之为高铅血症,表明这一血铅水平对儿童,特别是0~6岁铅的高危年龄段的儿童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需要给予重视,寻找铅暴露来源和途经,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减少铅暴露以降低血铅水平。血铅低于100 g/L的儿童,不需进行任何医学干预。
一、铅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铅对儿童危害与孩子的血铅水平及接触铅时的年龄及持续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孩子越小,对铅的毒性越敏感;接触铅时间越长,铅的毒性越大;血铅水平越高,对孩子的危害也越严重。通常认为0~6岁的儿童是对铅的毒性的高度敏感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对铅毒性的抵抗力也就逐步越强。
那么,铅对儿童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一般来说,当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或等于700μg/L以上时,可对儿童全身多系统造成损害:如损害造血系统引起严重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导致严重腹绞痛、便秘、恶心和呕吐;损害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产生头晕、头疼,甚至导致中毒性脑病出现昏迷和死亡等等。
当儿童血铅水平在200~449μg/L之间时,可能产生轻微贫血症状;影响儿童的行为发育,导致儿童产生冲动、暴力、痼癖等异常行为,甚至增加成年后犯罪的几率;损害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干扰儿童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影响体格生长;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而对于高铅血症(血铅水平在100~199μg/L),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对6岁以上的儿童,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这一血铅水平对胎儿或年幼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快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对铅的防御能力较差,对铅毒性的抵抗能力最脆弱,极易受铅毒性作用的损害。大量的研究证实这样的血铅水平仍然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存在一定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显示,与血铅水平正常甚至没有铅暴露的儿童相比,血铅水平每上升100μg/L,儿童的智商要下降6~8分;这样的血铅水平可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体格生长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通过乳汁造成婴儿的铅接触,因此怀孕前、怀孕时及哺乳期接触铅可造成胎儿及小婴儿的铅中毒,而此时孩子处于生命的最早期,对铅的抵抗力最差,最容易受到铅的毒害。
二、我国儿童铅中毒现状如何?
现在,随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视和综合治理,除少数工业污染区外,我国儿童平均血铅水平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上海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血铅平均值为96 g/L,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 g/L的比例在40%以上;1997年,血铅平均值为83 g/L,达到广义儿童铅中毒的比例为37.8%;1998年,血铅平均值为80 g/L,中毒比例25.7%左右;1999年,血铅平均值为76 g/L,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 g/L的比例24.8%;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近三年新华医院儿保门诊就诊儿童中,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的有5564名,血铅平均水平为54 g/L,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 g/L的人数为552人,比例为9.9%。目前我国其它多数城市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也都在50~90 g/L,其中高于100 g/L的比例在10~40%,而真正达到临床铅中毒(儿童血铅200 g/L)的比例小于1~2%。
三、铅在哪里?是如何进入儿童体内的?
知道铅在哪里及如何进入孩子体内的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预防了。就胎儿而言,母体的铅是其唯一来源;当孩子出生以后,除了母乳中的铅外,外界环境中的铅是造成儿童铅接触的主要来源。
铅进入儿童体内的途经主要有两条,一是消化道,大约占85%~90%,另一是呼吸道,约占10%~15%。
外界环境中的铅主要来自地壳和土壤的本底,工业和交通污染的排放和日常用品及食品的污染。能够造成铅污染的主要工业有:与铅有关的采矿、金属的冶炼、蓄电池的制造和回收、电缆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拆船业、铸造业、渔具制造业、水晶玻璃、电脑和电视的显示屏和显象管制造业、电子线路的制造、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生产、耐腐蚀及防x线的材料的制造业、工业燃煤所造成的铅烟排放等等;此外,以往使用的含铅汽油中大量添加的四乙基铅,致使全世界每年由汽油燃烧而将数十万吨的铅排到环境中,虽然我国自200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不再生产使用含铅汽油,但是以往排放在环境中的铅还会造成反复多次的再污染。由于铅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铅,同时铅也就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一种重金属污染物。
四、铅在体内是如何分布和代谢的?
铅通过肠道和呼吸道吸收入人体后,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血液中的铅部分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部分从大便排出,部分储存在骨骼里。人体内的铅95%以上都以不易溶解盐的形式沉积在骨骼中,而且很难出来再回到血液,骨骼中的铅的半衰期约为20~30年,这部分铅对人体来说相对安全。而血液中的铅主要与红血球内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进行运输的,血液中铅的半衰期约为3~5周,平均大约为1个月,血铅水平代表近一段时间内人体铅吸收的情况,但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发生改变,他的血铅水平通常会稳定在某个水平。不过如果停止进一步接触铅,理论上讲,一个月后他的血铅水平就会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两个月后血铅水平就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通过健康教育进行铅中毒防治的依据。
五、高铅血症如何进行处理?
当儿童血铅水平低于200μg/L时,不需驱铅治疗,但要对儿童及父母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寻找铅污染源,纠正不良的手-口行为,调整饮食习惯,切断铅进入儿童体内的途经。对无须使用药物驱铅的儿童滥施药物,结果无益有害。如果想要服用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必须十分慎重,因为多数排铅保健品在促进铅排出的同时,也促进消化道内铅的吸收,所以前提条件是要先找到造成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原因,并去除铅污染源,纠正手-口不良习惯(如啃咬指甲、笔头等异物)。不然的话,必然是一边排铅,一边促进铅的吸收,那是非常危险的。
六、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
由于铅几乎无处不在,并且绝大部分铅是从消化道进入体内的,因此关键要把住铅从口入这一关,孩子的血铅水平就会降低。
所以,生活习惯上:要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认真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在进食前洗手;给孩子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匿藏铅尘的部位;纠正年长儿童吸吮手指、啃咬指甲、铅笔、玩具、钥匙、金属拉链和其它异物的不良习惯;经常清洗儿童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小儿放到口中的物品;不要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1、饮食习惯:少食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普通皮蛋、爆米花等;儿童用的餐具切勿从街边地摊上购买价廉质次的陶瓷产品,内部花纹图案应选浅色或白色,避免使用色彩过分鲜艳的陶瓷餐具。切勿用水晶玻璃杯给孩子使用。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成倍增加。不挑食,不偏食,保证饮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和锌。如果这些元素缺乏,铅的吸收就会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有:乳制品、豆制品,建议孩子每天饮用2瓶牛奶(包括酸奶)。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蛋类等。含锌丰富的食物有:肉类、海产品等。
2、父母方面: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在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即使是工间为小孩喂奶,也必须认真彻底洗手并更衣。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避免儿童被动吸烟,因为香烟中含铅量较高,被动吸烟是血铅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先将水笼头打开约1分钟以上,使前一晚囤积于自来水管道中,可能遭到铅污染的部分水放弃(早年自来水管材料中含铅较高),切不可将早上的前一段自来水用以烹食和为小孩调制奶方,避免食用或饮用家庭供洗澡用热水管中的水。经常湿拖地板,用湿抹布擦桌面和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