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食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血小板抗体,据北京儿童医院1980—1995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病儿4 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1 044例,占25.l%。
目前认为是免疫机制引起ITP,因常在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患者血小板表面包被抗体增加,急性型比慢性型抗体量更高,有的病人同时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患者约半数母亲患有同样疾病。我们用ICP法分析血小板减少患者头发中30种元素,发现与患者体内有益的元素低少和有害元素过多有关,是这些元素的不平衡引起血小板减少的。
临床表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小儿0期多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婴幼儿时期,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往无出血史,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往往有感染,慢性病例多见于学龄前和掌龄期,多数发病潜隐,出血状较轻,10%的病人由急性病例转为慢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针头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四肢较多,也有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的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为主,球结膜下出血也常见。约1%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成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女孩可见月经过多。
有10~12%患者有轻度脾肿大,急性常伴有发热,出血严重者可有失血性贫血,偶发生出血性休克,常伴有局部血肿的相应症状,颅内出血时表现为头痛、嗜睡、昏迷、抽搐、麻痹等。急性暴发型病人常伴有血管壁的损害。
检 验
血象:出血不多不重者,通常多无红、白细胞改变。急性出血时期或反复多次出血之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于大出血后可增多,周围血中最主要的改变是血小板减少’出血轻重与血小板多少成反比,血小板<5万jITUT13时可见自发出血,<2万出血明显,<1万出血严重,慢性患者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柬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活酶生成不良,血小板极度减少时,由于缺乏血小板第三因子,可致凝血时间延长,皿小板寿命很短。
骨髓象: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例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200krirr13以上,甚至高达900/rWr13(正常值在25~75/rrun3)。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u-/o,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特发性血小性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红斑性狼疮、Wiskott Aldricb综合征、Evans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l)再生障碍性贫血其表现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红、白细胞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
(2)急性白血病特别是需要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骨髓检查即能确诊。
(3)过敏性紫癜为出血性斑丘疹,血小板不减少,一般易于鉴别。
(4)红斑性狼疮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怀疑时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IE细胞)可助鉴别。我们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红斑性狼疮患者同时又是血小板减少者,从元素平衡方面也可确诊。
(5) Wiskott Aldrich综合征除血小板减少、出血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和易于感染,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病儿多在一岁内死亡。
(6) Evans综合征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病情多严重,激素或脾切除治疗多数病人有效。
(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形态为嗜酸性物栓塞小动脉,是纤维蛋白栓塞,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很明显,溶血较急者可发热,并有腹痛、恶心、腹泻甚至昏迷、惊厥及其他症状,网织红细胞增加,周围血象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1肾功能不良,如有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预后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缓解作用。
(8)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各种脾肿大疾病、骨髓受侵犯疾病、化学或药物过敏和中毒、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应仔细检查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
病程及预后:急性有的数周治愈、有的要一年。急性型可转变为慢性型,慢性有的要十多年治愈。以前对该病病因未搞清,所以治疗困难,时间也长。据我们研究发现与患者体内元素不平衡有关,用元素平衡医学食疗法治疗该病通常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型都可在半年以内治愈。
现行治疗:一般治疗,输血或输血小板,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药物和脾切除疗法,这些疗法共同特点是都没有触到致病有根本原因,忽视了人体化学这一基本问题,实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人体内一些特有元素不平稳所致,我们用元素医学食疗法很容易治愈该病,事实上已治愈几乎所有求治者,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
下面是患者亲属的来信:
《扬子晚报努连心桥、金陵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所:
您们好!我的女儿刘×x,6岁,于96年4月患血小板减少紫癜病,伴关节疼痛(经丰县人民医院确诊),血小板最少只有6.5万,申西医治疗,疗效甚微,全家非常着急,通过连心桥知道南京金陵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所陈样友教授能治此病,托人于1997年4月1日来南京取了半个月的耄乐密糕、口服液。到199 7年4月17日再复查女儿的血色素已全正常,血小板升到27.2万,白血球由4 000升到5 300,我们全家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扬子晚报》连心桥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信息,感谢金陵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所。
丰县城关镇南关一队张x× 刘××
1997年4月18日